您好,请 登录注册
轩辕梦
首页环境教育创业体育读书文化文学论坛比赛投票
当前位置: 主页 > 文化 > 历史考证 >

古代枪械发展史——从火药到燧发枪

时间:2017-01-01 14:49来源:网络 作者:未知 点击:
第一章 火药的发明 1.概论 火药是近代战争史上最重要的发明。由于火药的出现,让中古世纪城堡深沟高垒不足为恃;由于枪炮的发明,贵族骑士的坚甲利兵也如明日黄花。封建制度下的军事统治集团不再具有超越一般人民的武装优势,相对地他们的权力和地位也随之下

第一章 火药的发明

 

1.概论

 

 

火药是近代战争史上最重要的发明。由于火药的出现,让中古世纪城堡深沟高垒不足为恃;由于枪炮的发明,贵族骑士的坚甲利兵也如明日黄花。封建制度下的军事统治集团不再具有超越一般人民的武装优势,相对地他们的权力和地位也随之下降。ThomasCarlyle 说,火药「让所有的人变得一样高。」我们可以说,由于火药及火器的发明,造成骑士制度的没落,从而为后来民主制度的建立打下了基础。它们的影响深远,让世界历史的演进走上另一个方向。

 

2.古代火器

 

 

拜占庭(东罗马帝国)海军以「希腊之火」攻击回教徒战船

从有史以来,人类在战争时就已经注意到使用火攻。在小亚细亚的亚述帝国(Assyrian,公元前 1000 年至公元前 700 年)就已将沥青或原油加上硫磺及其它易燃物装在箭头做为火攻的工具。中国使用火攻可能更早,孙子十三章中更有一章专论火攻,就连三国演义中都说诸葛孔明一生擅用火攻,可见火攻在古代军事中的地位。

不过,有系统有效率的使用火器,并且赖其维系了整个帝国生存的,首应归于公元 7 世纪时发明的「希腊之火」。

「希腊之火」据传是由一名希腊建筑师 Kallinikos 于公元 673 年在君士坦丁堡围城战时发明。这种燃烧物质呈液体或半液体状,通常以管子喷射,比水轻,在水上会快速扩散;它在引燃后会持续燃烧,很难扑灭,可以说相当于现代的烧夷弹(naplam)。

希腊之火是东罗马帝国对抗土耳其回教帝国的秘密武器,他们称它为帝国卫神(Palladium ofthe Empire)。东罗马帝国非常小心地保持它的配方秘密,历代皇帝除了下令严守秘密,将泄漏其配方视为最严重的叛国罪外,更藉助宗教的力量,透过东正教教会宣布泄漏配方的叛徒灵魂将会永远在地狱之火中煎熬,不得超生。

由于有这个军事技术上的优势,东罗马帝国才能力抗回教势力达数百年之久。在陆上虽然土耳其回教徒占有绝对优势,在海上却连战皆北,无法对东罗马帝国进行全面封锁,主要的原因就是希腊之火。土耳其回教徒在 1213 世纪终于取得希腊之火的配方后,东罗马帝国的覆亡已是指日可待。

西方历史学家传统上认为希腊之火是西方火药的鼻祖。但根据近年来对发现的希腊之火配方的研究,它的成分中并不含硝,主要是由黑海到里海间地区出产的石油精,加上硫磺和松脂制成,所以很显然火药不是从它衍生出来的。西方对硝的认识要迟至 13 世纪,所以火药在西方的出现另有来源。

 

3.西方早期的火药记录

 

 

 

西方对火药的发明一直是存而不论,基本上他们知道这不是源于欧洲,但是究竟源于何处并没有定论。我想,除了对其他文明的记录接触不够外,恐怕优越感也多多少少在作祟。

在一种说法中,火药据传是由一个日耳曼的Freiburg-in-Breisgau 基督教修士 Berthold Schwartz  9 世纪时发明的。但是这个说法有两个大问题:其一是这完全没有任何实物或文字上的证据,唯一可以引证的都是在 15 世纪左右的资料,其可靠程度值得怀疑。其二是根据1314 世纪时火药的知识与应用在欧洲快速传播的速度,很难想象如果真的是在 9 世纪就发明的话,会没有人留下任何记录。因此,这个说法在近年来已经被归类为纯粹传说而已。

另一种说法来自 Liber Ignium ad ComburendosHostesThe Book of Fires forConsuming the Enemy),此手卷据说是 AlbertusMagnus(大约 1193-1280 AD所作,其中的火药配方声称来自一名希腊修士 MarcusGraecusMark the Greek)。但是一来此手卷并没有确切的著作日期,只知道在 1300 AD 之前流传;二来研究学者认为其中内容不见得完全出于同一人之手,可能日后经过增补,也有部份该是来自阿拉伯人著作。由于无法确认著作日期(或火药配方加入手卷的日期),所以无法左证认定这个手卷是最早提到火药的文献。

目前公认在西方历史文件中第一次出现有关火药的记录,是由英国修士罗杰培根(Roger Bacon)在公元 1242 年左右写的手卷:De MirabiliPotestate Artis et Naturae(论艺术与自然的奇伟力量)。在这本书中,培根用密语记载了一个火药的配分,以及其引燃后爆炸的特性,译文是「如果你知道其艺术的话,将七份硝石、五份嫩榛树枝、和五份硫磺放在一起,你将可以造出雷鸣与毁灭。」

培根自己并没有说是他的发明,很可能他只是将其记录下来而已。至于为何用密语,主要可能是为了逃避教会的注意。罗马教会在公元 1139 年曾经宣布一个教令,禁止讨论或制造做为军事用途的引火配方。不过到了公元 1266 年,在培根的另一本呈给教宗克理门四世的手卷Opus Teritus中,又再度谈到火药:「From theflaming and flashing of certain igneous mixtures and the terror inspired bytheir noise; wonderful consequences ensue which no one can guard against orendure. As a simple example maybe mentioned the noise and flame generated bythe powder, known in diverse places, composed of saltpetre, charcoal andsulphur. When a quantity of this powder, no bigger than a person's finger, bewrapped up in a piece of parchment and ignited, it explodes with a blindingflash and a stunning noise ...」。从一个以密语记载的禁忌到公开地谈论火药,可见火药的存在在当时已经是普遍被接受的事实了。

 

 

4.火药是中国的发明

 

 

 

不过,培根并没有说火药是他自己的发明,在他公元 1266年的手卷中更说火药是「广为人知」(known in diverse places),可见他很可能是个记载者。而到底谁是火药的发明者呢?我想我们可以从火药的成分来推断。

火药的主要成分是硝、木炭、硫磺。后两者不足为奇,在西方早就有使用的记录,也是战争中引火物的重要成分。但是真正让火药具有爆炸的性质并跟从前那些引火物有所区别的地方在于硝的存在,所以对于硝的知识和使用可以作为很好的指标。

硝(saltpeter)是硝酸钾(potassium nitrate)的俗称,天然硝是白色结晶,通常产在炎热气候下水畔的盐卤地,或是在人畜排泄物的堆肥中。西方在13世纪前并不知道有硝的存在,完全找不到有关硝的记录,他们对硝的认识很可能是从阿拉伯人来的。而阿拉伯人知道硝的存在也比西方早不了多少,阿拉伯文献中第一次提到硝是在 Abu Mohammedal-Malaqi Ibn al-Baitar 于公元 1240 年写的手卷The Book ofthe Assembly of Medical Simples中,称之为「中国雪」、「中国盐」。

而中国对硝(古文又作「消」)的认识与使用早在公元前二世纪时就有记载,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说:「菑川王美人怀子而不乳,来召臣意。臣意往,饮以莨药一撮,以酒饮之,旋乳。臣意复诊其脉,而脉躁。躁者有余病,即饮以消石一齐,出血,血如豆比五六枚。」可见中国很早之前就把它拿来当药使用,而最早的使用可能可以回溯到公元前四世纪。集韵说「芒硝」是药石的一种,本草纲目载:「生消石,诸卤地皆产之。」

另外,在传统炼丹士的配方中,硝石也一直也是很重要的成分之一。所谓「消」,原来就有「消融」的意思,用在炼丹术中,取的就是它可以用来将某些矿石溶解的特性。当时硝的用量一定不小,后汉书礼仪志中说:「日夏至,禁举大火,止炭鼓铸,消石冶皆绝止。」可见当时不只是采集天然硝来用,更有提炼硝石的工业。

公元 300 年时葛洪着的抱朴子内篇卷十六黄白卷中的「小儿作黄金法」中已经有用硫磺、硝石及其它原料混合而成的炼金秘方。唐代名医孙思邈(公元650年)也曾使用硫磺和硝石制成具可燃性的药方。公元 808 年,赵乃安的书中记载了一份由两份硝石、两份硫磺、以及半份干药草混合而成的药方。到了公元 850 年,一本道教炼丹书中记载,有人将硫磺、硫化砒、硝石及蜂蜜混合起来燃烧,不但烧伤了手和脸,连房子都烧掉了。公元 1040 年出版的武经备要上列了三份非常接近火药的配方。

敦煌石刻,右上角的天魔(小鬼?)手持喷火筒。

火药在中国军事上最早是用在喷火筒上,将火药及其它易燃物或毒素混合装在竹筒中,再装在矛杆前端,点燃后喷向敌人。最早的记录不是在书上,而是在敦煌石窟出土的一幅绢画上。在这幅佛教故事画上,佛陀在菩提树下静坐,周遭的魑魅魍魉正使用各种方法来扰乱祂的心志,在图画的右上角有一天魔正使用一根喷火筒,喷出熊熊烈焰。这幅绢画年代不会晚于公元 950 年,所以我们可以推知早在 10 世纪初中国已经知道使用喷火筒。另一敦煌的石刻中,也有喷火筒的身影。

 

现代仿制 17 世纪时的中国炸弹与多管火箭

到了 11 世纪中期,中国已经有爆炸性的炸弹出现。出版于公元 1044 年的武经备要中描述如何制造「轰天雷」,虽然主要是用来在敌军人马间制造混乱,杀伤力不是很强,但的的确确是会造成如雷鸣般巨大声响的炸弹了。

火箭大约在公元 1150 年左右出现,最早是用在烟火上,但是很快地就被用来做为发射箭矢之用。除了多管火箭(像今天的蜂炮)外,更有多段火箭的出现。

 

中国古代早期的火炮、多管火箭、及名为「梨花枪」的长矛喷火筒

金宋交战时已经普遍使用火炮,不过当时所谓的火炮应该指的是炸弹。金史列传第三中记载金朝水师被南宋水师击败的经过:「有顷,敌果至,见我军无备,即以火炮掷之。郑家顾见左右舟中皆火发,度不得脱,赴水死,时年四十一。」火炮能够丢掷,显然是炸弹或燃烧弹之类,不是后来用火药推进的大炮。

到了公元 1221 年金人在对抗南宋时使用铁壳的「震天雷」。铁壳炸弹的使用显示着火药配方的进步,杀伤力大增,已经不是仅仅用来做为吓人的工具。

公元 1231 年金人在山西用它来对付入侵的蒙古人。金史列传第四十九完颜讹可列传:「板讹可提败卒三千夺船走,北兵追及,鼓噪北岸上,矢石如雨。数里之外有战船横截之,败军不得过,船中有火炮名『震天雷』者连发之,炮火明,见北船军无几人,力斫横船开,得至潼关,遂入阌乡。」。

到了公元 1232 年蒙古人围攻金国行都南京(开封)时,也使用震天雷来守城。金史列传第五十一赤盏合喜列传:「其守城之具有火炮名『震天雷』者,铁壳盛药,以火点之,炮起火发,其声如雷,闻百里外,所爇围半亩之上,火点着甲铁皆透。大兵又为牛皮洞,直至城下,掘城为龛,间可容人,则城上不可奈何矣。人有献策者,以铁绳悬『震天雷』者,顺城而下,至掘处火发,人与牛皮皆碎迸无存。又飞火枪,注药以火发之,辄前烧十余步,人亦不敢近.大兵惟畏此二物云。」金国守军将震天雷用铁链垂入挖墙打洞的蒙古军战壕中,引爆后蒙古士兵尸骨荡然无存;这种爆炸威力与应用,当时无论西方或是阿拉伯都是瞠乎其后。

很明显的,火药是中国的发明。

 

 

5.火药到西方的路径

 

 

 

公元 1293 年日本记载蒙古入侵(公元 1274 年及 1281 年)的手卷插画,在左方蒙古士兵前爆炸的正是铁壳的「震天雷」。

日本当时没有火药,「震天雷」的来源大概是从蒙古军手上俘获的战利品。

在一般历史学家的说法中,认为火药是经由蒙古西征传到欧洲的。其实这个说法有很多疑点。

首先来看一下所谓的蒙古西征是什么。在蒙古史上的西征有三次,第一次蒙古西征发生在公元 1219 年,成吉思汗亲征攻灭中亚的花剌子模,并分军攻打俄罗斯钦察部及印度河流域北部,直到公元 1225 年返回蒙古本部。第二次西征发生在窝阔台汗时期,在攻灭金国后,派拔都于公元 1235 年西征,下莫斯科,败东欧联军,前锋直逼维也纳近郊,后因窝阔台病逝,于公元 1242 年班师。第三次西征为蒙哥时期,公元 1252 年派旭烈兀进攻近东一带,10 年内灭木剌及黑衣大食,下巴格达,入叙利亚。

第一次蒙古西征基本上只到达中亚一带,并没有跟欧洲有直接的接触。而且成吉思汗当时不过是蒙古草原上游牧民族的霸主,文化仍相当落后,对于火药的认识应该极为有限。而中国当时有金、宋对峙,双方对于像火药这种军事技术的管制相当严格。北宋时就已经禁止将硝石及硫磺输出外国,并且将其收为公营。宋史食货志下八有道:「熙宁八年,市易司请假奉宸库象、犀、珠直总二十万缗,于榷场贸易,明年终偿之。诏许。九年,立与化外人私贸易罪赏法。河北四榷场,自治平四年,其货物专掌于三司之催辖司,而度支赏给案判官置簿督计之。至是,以私贩者伙,故有是命。未几,又禁私市硫黄、焰硝及以卢甘石入他界者,河东亦如之。元丰元年,复申卖书北界告捕之法。」。

对于一个还是文化落后、近乎野蛮的游牧民族来说,他们如何获得火药、了解它的成分、并且大量应用在作战上呢?更何况,蒙古草原上不产硫磺也不产硝石。所以不可能是发生在第一次西征时。

蒙古第二次西征的拔都西征,在范围上要远得多,在时间上也比较妥贴(公元 1235 年至 1242 年)。此时蒙古已经灭金,接收华北一带,应该接触过火药。但是再仔细考究一下,蒙古并没有长程补给的能力,拔都如何能够在西征时维持大量的火药储备?而且蒙古在灭金时基本上以烧掠战略为主,人民流离失所,更不可能维持火药的生产与储备。

另一方面,早期的火药威力不足,无法用以攻城。金人、宋人对火药的使用主要是在人员杀伤方面(例如:「轰天雷」、「震天雷」之属),要说蒙古西征用火药来攻城,这种可能性极微。更何况,蒙古人自公元 1235 年至 1251 年间跟南宋长期交战达 10 多年之久,即使有火药,应当会用在跟南宋的战争上,能有多少剩下来千里迢迢地拿去供应拔都?

更进一步来看,以蒙古人作战时的烧杀传统来说,他们铁蹄下的又有多少幸存者能够知道蒙古人使用火药的秘密与配方?这个配方又如何能够在 1241 年前流传到西欧让培根写入他的书中?培根既然是从他人口中得知火药的存在与成分,很显然这个知识的传播要更早得多,因此拔都西征而带入火药的说法也是不太可能。

而第三次西征则时间过晚,虽然直接进入近东,跟当时灿烂的回教文化大量接触,而且当时灭金已经 10 多年,有可能已经掌握到火药的制造与使用,但是这时间却晚于西方最早记载火药的记录。所以这也不能做为火药西传的时间。

那么,到底是怎么传播的?比较有可能的是东来从事贸易的所谓「胡商」,也就是阿拉伯人。他们到了中国,特别是南宋,自然对于火药会有所接触。他们可能认为这是非常好的商机,因此就将其引进中东一带,再辗转传入欧洲。这要比由没有什么文化的蒙古游牧民族做为传播媒介要可能得多了,前述阿拉伯文献对「中国雪」的记载也是很好的左证。

 

 

6.火药原理

 

 

 

 

火药一般又称为「黑色火药」(black powder),其实比较接近灰黑色。在火药的成分中,硝(硝酸钾)的功用是提供氧气,木炭中的碳(C)提供燃烧的原料,硫磺(S)的功用则在于降低燃点到摄氏 250 度,而在燃烧时提高燃烧温度到摄氏 330 度。

火药爆炸时的物理及化学反应十分复杂,从来就无法找到一个单一的公式可以完全描述反应的过程。不过一般都以下列简化过后的公式来说明。

反应变成

由于在爆炸中只有大约 44% 的成分变成气体,其余的都还是保持固体状态的残渣,因此火药的能量转换效率其实相当低,一般使用火药的枪炮的出口初速都不会超过每秒六百公尺。

另外,火药的燃烧率跟压力或温度都没有什么关系。由于火药燃烧时有非常复杂的反应,有些反应会产生热量,另一些反应会吸收热量,因此燃烧率通常只跟火药颗粒大小有关。颗粒越大时,总体表面积越小,能够进行燃烧反应的区域也越小,燃烧速率自然较低。

 19 世纪中叶之前,火药被普遍用来当作枪炮的推进剂。但它有三大缺点:

1.发射时会产生大量白烟,暴露了枪炮所在位置,更遮蔽了自身的视线。

2.引燃后会留下大量残渣,留在枪膛或炮膛中。如果是前膛枪炮的话,在几发过后对于后续的装弹会造成困难

3.残渣中的成分具硫化钾和碳酸钾,容易造成膛壁腐蚀(corossion)。

 

 

7.火药的改良与发展

 

 

 

 

最早期的火药威力有限,主要就是硝的比例不够高。培根的第一份火药配方中,硝的比例只有 41.2%;中国早期火药配方中,硝的比例也只有 60% 左右,都远低于现代配方的 75%。由于硝是火药爆炸时产生气体的来源,比例较低的话,产生气体的量就较低,爆炸威力自然也较低。

但是,这个成分比例并非一成不变,历代以来都有增减。一般来说都是随着冶金技术的进步而逐渐增加威力的。在西方,火药成分的比例一直要到 18 世纪末、19 世纪初才固定下来。在中国,虽然没有详细的记载,应该也是经历过同样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下表是 Tenny L. Davis Chemistry ofPowder and Explosives第二章列出的历代火药比例表:

 

 

8.火药的制造

 

 

 

早期的火药是将各成分研磨成细粉混合起来,被称为「serpentine」或「meal」。这个方法有许多缺点:

1.在运输时因长途摇晃造成硝和硫磺沈积桶底,而较轻的木炭会跑到表层。

2.火药粉末很容易受潮。

3.在枪管或炮管中装填时也往往挤压得太紧而没有足够的空间充分燃烧。

4.在混合的过程中常常发生尘爆现象,十分危险。

由于成分容易分离,许多时候炮手在使用前还得将火药重新混合一番,更增加了危险性。而且,火药的质量管理不良,时好时坏,很难判断多少火药才够发射炮弹,一不小心就膛炸。所以早期炮手的工作也是极度危险。

火药的制造,德国手卷 Codex Germanicus 600,公元 1390 年,现存慕尼黑博物馆。

火药的制作原本都用手工,但是很快地就开始用由水力推动的磨坊来大量拌制,能够降低成本。公元 1435 年,世界上第一间用水车推动的火药厂在德国的纽伦堡设厂。

在公元 1550 年,法国人发明了「湿制法」:先将各个成分浸水润湿,然后混合起来作成大饼状,在晒干或风干后打碎,用细筛子筛过,火药粉会变成小颗粒状(grain),然后装在大桶里不停翻搅(tumbling),磨掉颗粒的棱角并加入石墨抛光。用这种方法制造出来的火药各成份分子间构成比较稳定的结构,长程运输时不易分解,而且颗粒间的燃烧空间较大,容易均匀地燃烧;由于制程的关系,这种火药被称为「corned」火药。不过这也加强火药的威力,使得许多原来还算安全的枪炮都变得有膛炸的危险。

现代火药的制法和 16 世纪时的制法大同小异,只不过一切都已经自动化并且可以有效地控制制程的安全性与成品的质量。现代火药配方的比例7.5:1:1.5(硝:硫:碳)也是在 19 世纪时确定下来的。

对西方世界来说,硝的取得一直是制造火药时最大的问题。由于欧洲基本上不产天然硝,只能从人畜排泄物堆肥中取得(尿中的氮酸经自然化学反应与钾结合而成),在 18 世纪之前大大限制了火药的使用。英国在17世纪时还有专门的集硝官(Salt-peter Man),随时可以闯入人家中把厕所、马厩地面挖起来搜集天然硝,英王查理一世还下令全国所有这些地方的地面不准铺石板或木板;这直到英国取得印度,才有比较充裕的货源供应。这个现象也反映在美国独立革命之中,华盛顿麾下的军队整个战争期间一直为火药供应不足的问题所困扰。到了 19 世纪中叶,在智利发现了大量的硝酸盐矿(sodium nitrate)。这些盐类和氯化钾(可从海水中大量提炼)反应后可以便宜地制造出硝酸钾,这才解决了硝的供应问题。

后来,美国人拉马特杜邦在公元 1858 年发明了使用硝酸盐来直接制作火药的方法,成本要比使用硝酸钾便宜很多。用硝酸盐制造的火药虽然爆炸威力较用硝酸钾的小,但由于便宜,十分适合用在挖矿开路之用。后来就将使用硝酸钾的火药称为 A 类火药,用硝酸盐的则是 B 类火药。根据颗粒来分的话,又可分为从 F2F,直到 7F  7 级。级颗粒最大,7F 最小。如果经过抛光手续的话再加一个 g 。所以可以看到火药的分级如 2FAg3FB 等。

 

 

9.火药在现代的应用

 

 

 

除了军事用途外,火药在民间的应用进展不快,一直要到 17 世纪时才用来采矿或开隧道。公元 1627 年在匈牙利的雪姆尼兹(今日捷克境内),火药被用来采矿;公元 1679 年,法国用火药来开掘马勒帕斯隧道。

19世纪后叶在爆炸物质的研究上是个突飞猛进的时代,各种更有效率的爆炸物一一出现。火药做为枪炮推进剂和弹头装药的角色被无烟火药和黄色炸药(TNT)取代后,逐渐步入历史殿堂中冷清的一角。

受到近年来欧美历史扮演(enactment)风潮的影响,不少人也开始对使用火药的仿古前装枪械发生兴趣,各地成立不少这类的射击俱乐部,更有人用来狩猎。为了解决火药的缺点,厂商也推出了一些火药的代替品,让枪客能享受火药射击烟雾弥漫的特殊情怀而不必担心残渣的问题。这些替代品中比较出名的有Pyrodex,号称和火药是等份量的替代品,原来火药装药量多少,Pyrodex 就用多少,十分方便。

 

 

第二章 枪炮的发明

 

1.概论

 

 

 

火药虽是中国的发明,但是被真正拿来大量应用的却是在西方的枪炮上。中国虽然早有喷火筒的发明,而枪炮也是喷火筒的合理延伸,但是并不能就此推论枪炮也是中国发明出来的。更可能的是,枪炮不是一人一地的发明,而是由于火药知识的传播,在许多地方几乎同时发展出来的。

早期火药在中国军事上的应用以前一章所述的喷火筒及炸弹为主,而在西方则以火炮首先出现。这个现象告诉我们,由中国传播到西方的是火药知识,而非直接的军事发明;蒙古西征将火药带到西方的可能性也就更低了。

虽然枪炮的发明并没有确定的记录,但可确认的是在 13 世纪末叶,东方和西方都已经有雏形的枪炮出现。

 

 

2.火炮

 

 

 

火炮在西方的出现据考证应该是在公元 1250  1275 年间在北非及西班牙的摩尔人王国中,这也是阿拉伯人将火药引进西方的旁证。最早的炮都是臼形,显然是从调制混合药物的石臼而来。这些石臼炮的尺寸不大,装药量也不多,发射石弹的杀伤力有限,但是心理震撼的效果一定不小。

在中国,火炮大约也在同一时期发展出来。北京附近曾挖出公元 1288 年铸造的铜炮,大小确是属于火炮之级,只不过不知道是装填固体弹丸做为攻城之用,还是填装了碎石铁片杀伤人员。明初(14世纪初)铸造的铜炮出土的更多。

 

上端两图为公元 14 世纪前叶的中国火炮:「行炮车」及「九矢钻心神毒火雷炮」。

下图照片中的大口径轰城炮(bombard)造于公元 1377 年,照片摄于山西省会太原,日期约在公元 194546 年间。

西方对火炮最早而无争议的书面记载出现在 Walter de Millimete 替英国爱德华王子(日后的英王爱德华三世)在公元 1326 年写的书 De Offciis Regnum(论国王的职责)中,有一张用火炮发射金属箭头(bolt)的彩图。虽然没有任何文字说明,却无疑地可以看出是门火炮。在 de Millimete 的另一本没有记载日期的书中,也有类似的图片。这两门火炮作瓮状,平放在木制平台上,没有任何能够抵销后座力的装置。炮手用一根烧红的铁条或木条引燃引火孔中的引药。

 

上图是西方文献中出现的第一门火炮,Walter de Millimete 手卷中的插画。下图为Walter de Millimete 另一手卷中的插画。

同一年(公元 1326 年),意大利的弗罗伦斯城订购了铜制大炮和一些铁弹丸和铁箭矢,交易文件还保留到今日。爱德华三世在公元 1327 年跟苏格兰人作战时曾经携有一些「crackys of war」,大约是重在 15  30 磅之间的轻型炮。公元 1345 年二月一日,爱德华三世的大侍官记载了一笔修理 13 门大炮的费用。同年在英法百年战争中著名的 Crecy 之役,爱德华三世可能用上了两到三门大炮,造成法军方面十字弓手的惊慌。其后不久,他使用大约 20 门大炮来围攻加莱城堡。

 

 

公元 14 世纪中叶的攻城大炮,尾端的螺纹用来固定在炮座上

到公元 14 世纪中叶,火炮已经被广泛使用,但是各地各时的名称都不同,造成不少困扰。英国称之为 gunnagonnegounne、或gunne。一些学者认为gun 这个字可能来自条顿族的字根 gun,如 Gunhilde  Gundeline,意思是「战争」。法文早期用 pot-de-fer (铁瓮)来称呼火炮,意大利文用 vasa,指的是瓮或大瓶子。在欧洲其它地方称为 tormentum pyrium (发火投石机),ballistamirabilis(惊人的投石机),igniferens tubus(喷火管),以及bombarde (从希腊文 bombos 而来,意为大声哼叫)。

 

 

公元 14 世纪中叶及公元 15 世纪初期的攻城火炮。方整座攻城塔可以推到接近敌人城墙处,塔楼可以用弓箭或枪压制敌人守兵,下方火炮用来轰毁城墙

公元 14 世纪末,火炮的发展十分快速,已经依据大小不同的炮做分类:

1.小炮:gunnae parvae,重约 15-20 

2.中炮:gunnae de pondere medio,重约 20-50 

3.大炮:gunnae magnae50 - 100 

4.巨炮:gunnae maximae100-300 

早期火炮使用的弹丸形形色色,从金属箭头,铜炮弹、铅炮弹、铁炮弹、到石头炮弹都有。石头炮弹通常给大型炮使用,它的重量轻,不易引起炮管膛炸,而且容易制造,成本很低。公元 1346 年,意大利佛罗伦萨城记载有用火炮发射,大如苹果的铁弹丸。公元 1377 年英国伦敦塔的清单记载有四具用来铸造弹丸的铸模,另有总重 612 公斤的铅弹,同时还有 22 门火炮和 460 支火炮用的巨型箭矢。公元 1377 年,Odruik 围城战时,勃艮地公爵使用了可以发射 90公斤重石弹的火炮。公元 1396 年时伦敦塔的记录则列出了 1356 枚圆形石弹丸。

公元 15 世纪的英国手卷插画,图中的火炮已经有很大进步,注意地上的白色石弹。

 

当时火炮的威力并不是太强,大概只能造成一些结构上的损害。

 

因此一名中古诗人写道:

Gonners to schew their art

Into the town in many a parte

Schot many a fulle great stone.

Thanked be God and Mary mild,

They hurt neyther man, woman nor child;

To the houses, though, they did harm.

 

上图为公元 15 世纪时的版画,使用火炮攻城。下图是公元 1430 年左右的油画,下方有三门大小不同的炮,蓝色营帐上方则有四门装有轮子的大炮

 

到了公元 1400 年时,火炮已经相当普遍。小口径的炮通常用黄铜或青铜铸造,瓮型的炮也可以铸造,但是长管型的炮无法铸造,必须由铁条拼成。通常把生铁条围着一根圆柱,再加热锤击而成;由于质量无法控制,通常外面会再加上几道铁箍。整个过程就像制造桶子(barrel)一样,所以炮管就此被称为barrel

 

公元 14 世纪末叶的铜铸火炮,长约 30 公分,口径 36 mm,重 9.07 公斤,现存瑞典国家历史博物馆。

 

当时担任炮手是很危险的工作,由于铸造技术不良,什么时候炮管会膛炸都不知道。而且当时火药在使用前通常还得再混合一次,药量比例错误或是混合不够均匀都有可能膛炸。公元 1437 年洛克斯堡围城战中,苏格兰王詹姆斯二世就在亲自督导围攻城时被一门膛炸的火炮炸死。

虽然如此,火炮的口径和尺寸还是逐渐增加。卢森堡的甘特市(Ghent)仍然保存着一门生铁制成、名为 Duille Grete 的攻城炮,重达 15,257 公斤(33,606磅),口径83.8 公分(33 吋),发射的是 272 公斤(600 磅)重的石弹丸。土耳其回教帝国的苏丹莫哈米特二世在公元 1453 年攻下君士坦丁堡、灭掉东罗马帝国时用的围城大炮口径达 76 公分,装填及发射一发半吨重的石弹要花上两个小时。伦敦塔现存一门跟这些攻城炮类似的一门火炮,它是在公元1464年由土耳其造炮巨匠穆尼耳阿里铸成,长 5.2 公尺(17英尺),重量超过 17 吨,发射时装用重达 136 公斤(300 磅)的火药,可以将 295 公斤(650磅)重的弹丸投射到 1.6 公里(1英里)之遥;这门炮和其它同型的大炮据守鞑靼尼尔海峡达 350 年之久,故又称「鞑靼尼尔大炮」。另一门由苏格兰王詹姆斯二世订制的著名火炮是 Mons Meg,长公尺(13英尺英吋),口径50.8 公分(20 吋),可以发射 200 公斤重的石弹,现正保存于英国爱丁堡。

上图为现存于英国爱丁堡的 Mons Meg。下图为存于伦敦塔的「鞑靼尼尔大炮」,炮身可分成两截运输,以螺纹锁上。

 

在公元 147477 年间的勃艮地战争中掳获的野战炮,生铁制造的炮管长 158 公分,口径 7.5 公分。现存法国 La Neuveville 博物馆。

 

在这时候,已经不再以炮身重量来分级,而是由炮弹重量和倍径来区分。

以炮弹重量来分的话,所谓的 12 磅炮就是能够发射重 12 磅炮弹的火炮。而倍径则是从公元 16 世纪开始,以炮身的长度与口径间的比例来对火炮分类。

通常分为下面几类:

1.长型炮(culverin),倍径约 30 倍。

2.加农炮(cannon),用以轰击堡垒城墙,倍径通常在 20  25 倍之间。

3.围城炮(pedrero),倍径在 8  10 倍间,通常使用石制弹丸,用于围城或海战。

4.臼炮(mortar),倍径比 pedrero 更小,主要用于围城之用。

这些早期的火炮由于重量不轻,发射缓慢,通常是在围城时做为轰毁城墙之用,极少用于野战。大部份的炮也都是装在固定的木架上,虽有可以调整炮角高低的楔子,却没有像日后的车轮可以运动。装用车轮的火炮要到 15 世纪中叶后才逐渐出现。

 

 

3.火枪

 

 

 

 

在中国,枪的出现要比西方稍早。由于喷火筒的使用,很早就已经演进到使用演进到发射火箭的发射筒,再进一步发展到发射铅弹不过举手之劳。到了公元13 世纪末叶,已经有发射铅弹的雏形枪的出现。不过中国早期的枪仍然沿袭着从长矛及喷火筒合用的传统,强调多功能,不但可做远战,还可近攻。

 

「飞天毒龙神火枪」,中间细管可发铅弹,两侧绑缚有喷火筒,前端分叉可做近战武器。

击贼砭铳,柄长三尺,管长二尺,发弹可达三百步,筒身近战可以冲击。

「冲阵火葫芦」,柄长六尺,中间铳心可发铅弹,葫芦型盛器可装药,近战当喷火筒用。

西方对于火枪的使用稍晚于火炮。由于火炮的体积与重量都不利运动,因此开始有人想到做成较短、口径较小的炮管,并装上一根木柄由人手持,比较能够灵活运用。因此,所谓的「手炮」(hand cannon)就此出现。

最早有关火枪的记录出现在公元 1324 年意大利佛罗伦萨城的纪年中,只是由于名词上的混淆,并不能真正确定到底是小型的「手炮」或是比较大的火炮。公元 1331 年,意大利西维达勒城的纪年中也提到小型火器,一样地也是无法确定到底是炮还是枪。

有关「手炮」确切无误的记录在斯耶纳(Sienna)附近的圣李奥纳多修道院一幅公元 1339 年左右的壁画中,画中的士兵正在发射长度约 1 公尺的长管型火器。

 

左图为意大利画家 Paolo delMaestro Neri 在公元 1339 年作的壁画,现存斯耶纳图书馆。右图为 15 世纪的英国手卷上发射手炮的图绘。

手炮的长度不一,有长管型的,也有精悍短小型的。公元 1364 年,Perugia城订购了 500 支手炮,每支枪管的长度不过巴掌大。公元 1371 年,伦敦塔管理员约翰哈尔顿在帐簿上记载他将三根手炮管(handgonnes)交运给某地主教。一支在德国坦能堡出土,日期造于公元 1399 年的手炮长 31 公分,口径约18 mm,重约 1.25 公斤。另一在瑞典发现的 14 世纪手炮长仅 20 公分。这些手炮有许多在下方都有钩用以钩住胸墙以减低后座力,后来就逐渐演变成德文的Hackenbuchse、法文的arquebuse、及英文的 Hackbut Harquebus

 

上图为公元 14 世纪中叶的铁制瑞士手炮,枪管长约 18 公分,口径约 30mm,重 2.25 公斤,枪管后下方突出的金属插梢用于钩住胸墙,有助瞄准及减低后座力。中图为坦能堡出土的手炮之截面图。下图为 15 世纪初波西米亚的铁铸手炮,枪管长 42 公分,枪口口径 18mm

 

一份公元 1411 年的德国手卷记载如何装填手炮。首先要将枪管中装 3/5 满的火药,用通条压实,再放上一块薄木片,然后才放弹丸。这种装填法几乎要把短短的手炮枪管填满了,根本谈不上弹道可言。手炮的发射方法则是将手炮用左手拿住,木杆夹在左腋下,右手拿一根烧红的铁条或木炭点入引火孔。这种方法无法瞄准,而且火枪兵必须靠近一个火堆,才能保持铁条或木炭的红火。

公元 1430 年佛罗伦萨军队围攻鲁卡城(Lucca),鲁卡的军队出城应战,在佛罗伦萨一方的史家记载鲁卡士兵持着长约一公尺绑上铁管的木棍,从铁管中发射出力足以穿透盔甲的铁弹丸,把佛罗伦萨部队打得大败。

 

左图是典型的 15 世纪围城战,长弓、手炮、再加上大型火炮。右图是 15 世纪初的手卷图绘,架在叉架上的手炮以一根末端烧红的金属杆点燃。

 

随着手炮的普遍使用,也有进一步的改良。引火孔逐渐移到右边,加了一个小碟状的有盖药锅盛引药,枪管加长,枪托缩短,除了步兵之外,也开始有骑兵使用手炮。

进一步,有人将一片金属弯成 S 形,前端有个夹子可夹住引火棍,金属中间用钉子固定在枪身的木头上,但仍可自由旋转。由于形状的关系,这个 S 形的金属又被称为「蛇杆」(serpentine),枪手只要将蛇杆的后端上移,前端的引火棍就会点入引药锅中,点燃引药。由于这个发明,大大减少枪手的负担。到了火绳发明后,火绳枪的出现就已经是指日可待了。

左图是从波罗的海捞起的 14 世纪末叶手炮,枪身雕刻精细,上方的头像具宗教意味,可能是耶稣,下方插销也是用于钩住胸墙,现存瑞典国家历史博物馆。

右图出自公元 1411 年的手卷,手炮上已经装有蛇杆,下方的人正在铸造弹丸。

 

如果要跟当时的投射武器比较的话,手炮的射程、准确度、和发射速率都远远不及十字弓和英国的长弓。十字弓的射程可达 120 公尺,英国长弓更可超过200 公尺;相较之下,手炮的射程不会超过 50 公尺。就准确度来说,手炮毫无瞄准可言;装填发射的速率更远慢于长弓,甚至连十字弓都不如。而且,手炮只能在非常良好的天候下才能使用,稍稍刮风下雨就不行了。

不过手炮有经济上的优点。首先它的生产十分便宜快速,一名枪匠半天就可生产一支手炮,铸造的弹丸每分钟就可以生产 10 几发;相较之下,一支十字弓的制造要花上四个星期,每支箭也得花上半天。而且,火枪手的训练只要几个星期,而十字弓手和长弓手的训练至少要数年之久。对诸侯主来说,他们可以很便宜并快速地训练与装备出一支以手炮为骨干的军队,虽然不是多么精锐,但是还能够以量取胜。

在胡赛特战争(Hussite Wars,公元 1420 - 1434 年)中,波西米亚的詹季斯卡(Jan Zisca)成功地结合了手炮与篷车战术。他把篷车当成活动城堡来使用,在作战时将篷车围成一圈,两辆篷车之间的空隙布以大炮及手持长矛或干草叉的士兵,篷车上是十字弓手和手炮兵,骑兵则在篷车围起来的空地待命,一旦敌人被击退,他们就冲出追杀。在整个战争期间,他以农夫组成的军队多次击败神圣罗马帝国的精锐骑士部队,不但保住领土,并且开始向外扩张。战争结束后,波西米亚手炮兵成为中欧地区著名的佣兵。

左图是使用火绳来发射手炮(petronel)的骑兵,手炮架在马鞍上的叉架上,尾端有钩,钩在骑士胸前的绳索上,发射时尾端抵着胸甲,由胸甲吸收后座力。

右图出于公元 1437 年的手卷,波西米亚英雄詹季斯卡在胡赛特战争中多次以配备手炮的篷车阵大破日耳曼及匈牙利的精锐骑士团。

 

公元 15 世纪时的排枪。

 

后来从手炮进一步发展出现了所谓的「排枪」或「管风琴枪」(ribauldribaudequinbarricadoesorguesOrgelgeschutze)。这些「排枪」都是把一排长型枪管放在车上,炮手可用一根火炬滑过引火孔,快速发射整排枪支。从形式来看,可以说是后代机关枪的滥觞。由于装填缓慢且运动困难,通常是用来防守城门这种狭窄的地方。

公元 1339 年,布鲁格斯城配置了一具排枪,公元 1340 年,据记载土奈城使用同类型的武器来防守城门。公元 1345  10  1 日,英王爱德华三世的大侍官记下一笔购买「100 门国王将在诺曼底作战时使用的排状枪」的支出。到了公元 1387 年,意大利佛罗讷的领主 Antonio della Scala 定造了三座巨型攻城塔楼,每座高度超过 6 公尺,分成四层,每层配有 12 根枪管的排枪三具,所以每座塔楼共有 144 根枪管。

这种「排枪」一直到 19 世纪中叶的美国南北战争中都还在使用,直到手动机枪的出现后才真正没落消失。

 

 

 

第三章 火绳枪

 

1.火绳枪的发展

 

 

 

 

蛇杆的发明虽然让发射火枪简单多了,但是它还是有极大缺陷,由于蛇杆会自由旋转无法固定,影响装填;在发射时右手也无法扶持火枪,有损稳定度。所以各地枪匠仍在持续改良发射机构,在公元 1475 年写成的德文手卷上,出现了第一个可称为火绳枪枪机(lock)的描述。

Ps.蛇杆:在手铳的握柄上加上S形的金属弯条,前端夹着火绳,牵动金属弯条即可击发子弹,是手炮到火绳枪之间的过渡性产品。

左上图是最原始的蛇杆设计,约 15 世纪中期。

右上图是稍微进步一些的蛇杆设计,所谓的 Merz Matchlock,前方还有一根小针可以用来清除引火口的残渣,时约公元 1475 年。

下图是火绳枪机结构:1. 枪机护板。2. 蛇杆。3. 主弹簧。4. 连动臂。5. 连杆与连动臂连结的开口。6. 火绳夹。7. 扳机杆。

 

在这新的设计中,蛇杆被移到前方,火绳夹向后,长度减半,固定钉以下的部份被切除,加了一个炼结,炼结再连上一个杠杆,杠杆后端连上扳机。在发射的时候只要将扳机上压,杠杆后端会上移,前端下降,带动炼结将蛇杆往后拉下,接触药锅;当松开扳机时,杠杆下方的一个弹簧片会将杠杆前端推回原来位置,蛇杆也自动归位。这整个机械结构都可以装置在枪身右侧,再用一个铜片(lock plate)来保护。

 

火绳枪的枪机连续动作,弹簧片用于将扳机杠杆推回待发位置。

这种发射机构的好处是两只手都可以用来扶持火枪;发射时手部移动的距离较短,有助瞄准;由于弹簧和杠杆的关系,蛇杆也不会乱动。大大解决发射的问题。

这种枪机结构发明不久后,另一种类似的枪机结构也出现,不同点在于弹簧片的使用。在后一种设计中,弹簧片被接到蛇杆上,而且也不是用来将蛇杆推回原位,而是用来将蛇杆弹向药锅。在发射前火枪兵要将火绳装上蛇杆,然后将蛇杆扳到待发(cocked)的位置,轻轻一压扳机就会将弹簧释放,弹力会将蛇杆压入药锅。这种枪机设计被称为 snapping lock,好处是发射的动作更小,点燃的动作更快,有助准确度。坏处是火绳容易熄灭,而且由于没有保险装置,容易造成意外。由于如此,这种结构在公元 1550 年后就从欧洲大部份地区消失了,只有在日本还一直沿用。

19 世纪日本仍在使用火绳枪,这两支火绳手枪的枪机是所谓的 snappingmatchlock

 

 16 世纪中叶,火药制程的改良让火药的威力增加,也让火枪的使用更为安全。在这同时,各种不同的子弹也被使用过,除了圆球形外,圆柱形、圆桶形、金字塔形、长方形等形形色色的形状都有;材质方面,铅、铁、黄铜、青铜、锡、石头、甚至银子和金子,都有人用来做为子弹的材料。铁质的弹丸主要用来做为穿甲之用,在公元 1560 年的圣丹尼斯之役法国警察总监安地蒙特摩伦西就被一名苏格兰人用铁质子弹击杀。金银质的弹丸则是中古时期的一种迷信,以为子弹的材质必须要和敌人的身份配合,要杀贵族就必须用银质弹丸,金质的当然就保留来对付国王了。

到了公元 1660 年,基本上铅质弹丸已经取代了所有其它的材料。使用铅弹的好处是:

1.镕点低,铸造容易。

2.成本低廉。

3.材质较软,较易用通条塞入枪膛,也易保持枪膛气密。

当时也开始出现各种不同枪托。

直式枪托:在德国和瑞士地区流行,枪托架在肩膀上端。

弯式枪托:在法国和低地国流行,枪托抵在胸前。

宽式枪托:在西班牙半岛流行,抵在肩窝,公元 1600 年前后已变成标准。

至于名称方面,并不统一,有各种不同的叫法。最普遍的如下:

hackbut / hakbuchse / harquebus: 原意是「有钩的枪」,很显然是原始的手炮而来。

arcquebus: harquebus 的变形,后来指的是可以抵住胸部或肩窝来发射,不必靠叉架的轻型枪枝。

caliver: 可从肩上发射的轻型枪枝。

petronel:可以抵住胸部发射的轻型枪枝。

到了后来当火枪(musket,西班牙文 mosquete,意大利文 moschetto)发明并普遍化后,军用的枪枝就被通称为火枪了。

 

 

2.火枪『musket』与火枪兵『musketeer』

 

 

 

 

左图是一名火枪手,火绳一端已经夹在枪机上,另一端(也有火头)仍夹在左手中指与无名指尖;他右边腰间有备用火绳,垂在腿侧的是引药罐;此图来自 Jacques deGheyn 的火枪手册,公元 1608 年。

右图是一个配有火绳手枪的铁盾,属于英王亨利八世所有。

 

火枪是西班牙人的发明,时间大概在公元 1535 年左右。在公元 1550 年的荷兰战争期间,欧洲各国在战场上看到这种设计,回去大量仿造。musket 口径不小,大约在 20mm,弹丸重约 50 克,枪重约 18-20 磅,发射时必须使用叉架来支撑。

火枪的准确性虽不高,杀伤力却不小,在 150 公尺时仍可以洞穿 2 吋厚的木板或者轻甲。所以如果能够将大量火枪兵集中运用,对于某些目标还是很有威胁性。不过这就需要对火枪兵施以正式的训练编组,才能在战斗状况下发挥功用。

火枪兵的装备除了火枪、火绳、和叉架外,还有其它附属装备。他们通常携带一个弹药带,斜挂身上,带上挂有 12-14 个火药小罐(apostles),这些木制小罐有皮制的盖子,装有发射一次火枪的火药量。弹带上另挂有一个装引药(priming powder)的小罐,引药的颗粒比普通火药细,容易燃烧。带上也挂有一个子弹袋,内装约 30 颗铅弹,不过在接战时火枪兵往往都把铅弹含在嘴里,以节省时间。

 

上图是两名骑兵以火绳枪交火。

下图是他们所使用的火绳枪。此两图都来自于 Wallhausen  Art Militaire au ChevalArt of Mounted Warfare),公元 1616 年。

另外他还会携带着一些布片,用来舂实火药和弹丸,也用来擦枪。清理引火孔用的探针,以及用来从枪管挖出铅弹的工具也是必要的装备之一。除此之外,他还得穿上甲冑,包括了头盔、颈甲、胸甲,外加一把剑。

在作战时,火枪兵通常编成 10  12 人的一个班横队,各兵距离约 1 步;然后以约 10 个班纵深构成一个火枪兵方阵。最前排的一班发射后,就从两旁退到后面装填,第二班向前前行几步发射,这样轮流不息,到了最后一班发射完毕,第一班也装填完毕,可以继续轮回发射。

17 世纪初期作战的阵式,仍以大方阵为主。来自公元 1621 年法兰克福的铜版雕刻。

 

不过由于当时火药会留下大量残渣,在发射 6  8 发后,通常火枪就会堵塞,士兵得花上整整一天的时间清理枪枝;再加上火枪接战距离短(准确度问题),一般接战时也不会发射太多发弹丸,所以火枪兵的弹药带上才会只有 12-14 个小火药罐。

当时作战的阵式是以西班牙大方阵(tercio)为主,长矛兵与火枪兵各占半数,主力是长矛兵构成的大型方阵,火枪兵的方阵置于大方阵的四个角落,或是在大方阵外围成一圈,炮兵列在更前方成一线,骑兵则布阵在侧翼并攻击敌人侧翼。大方阵的人数通常在 1500 人到3000 人之间,这种阵式最大的问题在于不利于运动,庞大的方阵很难调动应付战场上的变局。

16 世纪流行的西班牙大方阵(tercio),中间为长矛手,四角为火枪兵,阵容庞大。

到了17 世纪初,瑞典国王阿道夫古斯塔夫二世(1594-1632)带领了军事革命的浪潮,在武器装备及军队组织上进行大规模的改良。公元 1624 年,他的军队开始采用较轻的火枪,重仅约 4.25-5 公斤,口径较小,弹丸也相对的小,携弹量随之增加。不过叉架仍然被保留直到 1655 年才废除。

 

 

图为瑞典国王古斯塔夫阿道夫斯二世(1594-1632)。

右为他大量配发给部队的纸包子弹,内含火药与一颗弹丸,加快装填速度。

古斯塔夫的军事组织改革也将火枪兵在军队中的比例从 1/2 提高到 2/3,并且编成团和旅,每团三旅(一个旅相当于现代一个营的兵力),火枪兵单位和长矛兵单位左右并列,或者前后并列。火枪兵的纵深减少为六列,各兵间的距离拉大,可以让前方单位由间隙中退到后方,后方单位也可通过间隙前进接敌。火枪兵单位也跟骑兵单位交叉参杂,以提供骑兵单位较强的火力对抗冲锋的敌军骑兵。另外,炮兵则集中在两侧及中央以发挥火力,各团则另配有 5 门轻炮做为直属支持火力。

由于古斯塔夫的军事革命,瑞典在 16 世纪末期成为北欧的霸主,欧洲各国也竞相模仿瑞典进行改革。

 

 

3.其他发展

 

 

 

 

在此时,已经开始有来复线出现了。

最早有关来复线的记录在公元 1498 年,维也纳的Caspar Kollner 在枪管中使用直条沟槽。由于没有扭转,这些所谓的来复线可能只是用来方便快速装填之用,并非增加准度之用。另外有一种说法是出现在公元 1476 年的意大利记录中,不过这也是无法精确地证实。

另外,准星、照门、后膛装弹、转轮步枪、多管枪、手枪,等等都已经有雏形了。

 

 

4.火枪的发射程序

 

 

 

 

 

为了争取宗教自由与独立,所谓的低地省分(今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一带)的人民起而反抗对抗 16 世纪时不可一世的西班牙帝国。由于西班牙有当时欧洲最强的步兵,反抗军不得不以大量的训练来武装人民。于是荷兰人在公元 1597/98 年间出版了世上最早的步兵训练手册,教导骑枪(caliveres)、火枪(Mvskettes)、以及长矛(pikes)的使用;这个手册很快地被翻译成多种语言,流传到其它国家。在公元 1607 年的英文版中,共有 117 张图片,其中 43张有关骑枪,43 张有关火枪,另有 32 张有关长矛的使用。

在这手册中的 43 个火枪使用的步骤是:

  1. 手持叉架前进!
    火绳枪靠在左肩,左手持枪,左手指间握住火绳,右手持叉架。

  2. 叉架靠枪前进!
    叉架交左手,空出右手来。

  3. 放下叉架,枪下肩!
    左手将叉架放下,右手将火绳枪从左肩取下。

  4. 右手持枪,左手下垂!
    右手持枪,枪身保持垂直,左手垂下,叉架尾端接触地面。

  5. 枪交左手,提高叉架!
    枪换到左手,同时提起叉架,两者呈一小角度,由左手握持。

  6. 火绳交到右手!

  7. 吹火绳!
    对火绳轻轻吹气以造成火头。

  8. 装火绳!
    将火绳一头装在蛇杆夹子上。

  9. 试火绳!
    调整火绳长度,以确定火绳可以正好点入药锅(此时药锅盖是关闭的)。

  10. 吹火绳,开药锅盖!

  11. 举枪瞄准!
    叉架稍向前倒,将火绳枪平衡在叉架上,左脚向前一步。

  12. 射击!
    双脚呈弓步,左弯右直,枪托抵住胸部,扣下扳机射击。

  13. 放下火枪,靠住叉架!
    左手拇指与食指握住枪身与叉架。枪口向前,避免迟发意外。

  14. 取下火绳!
    右手将火绳从蛇杆上的夹子取下,避免装填火药时发生意外。

  15. 火绳交左手!
    用左手中指、无名指、及小指握住火绳两端(火绳是两头都点燃,以便一头熄灭时可用另一头再引燃)。

  16. 清药锅!
    将药锅中剩余的灰渣吹掉或用右手拇指抹净,避免火星引燃引药。

  17. 装引药!
    取出引药罐(priming flash),将适量引药(priming powder)倒入药锅中。

  18. 关上药锅盖!

  19. 摇动药锅!
    用手指轻敲药锅,抖落药锅盖外的引药,并让药锅中的引药落入引火孔。

  20. 吹药锅!
    将药锅盖外的引药粉吹掉。

  21. 转枪!
    火枪转成和叉架并列,枪口向上。

  22. 放叉架!
    火枪滑下至身体左侧,左手握枪,不握叉架,叉架用挂在手腕上的一小段绳子挂住。

  23. 打开火药袋!
    右手取一个火药袋,拇指同时打开盖子。

  24. 装填!
    将火药从枪口倒入,放掉药袋,右手从弹丸袋(或口中)取一个弹丸放入枪口,再取一小团布片或纸片塞入枪口。

  25. 取出通条!
    右手反手(虎口向下)从枪管下方取出通条,通常右手需抽两到三次才能取出;此时通条前端(较大的一端)在上,右手虎口向下握住通条尾端在下。

  26. 反转通条!
    将通条调转 180 度(虎口向上),将通条前端抵住大腿或臀部,右手顺势下滑,握在距通条前端不远处。此时通条尾端在上,右手虎口向上握住前端在下。

  27. 将弹药舂实!
    右手(虎口向上)将通条前端塞入枪口,适度地将弹药舂入枪膛。

  28. 抽出通条!
    一样用右手反手(虎口向下)将通条从枪口抽出,通条尾端在上,右手虎口向下握住前端在下。

  29. 反转通条!
    将通条调转 180 度(虎口向上),将通条尾端抵住大腿或腰部,右手顺势下滑,握在距通条尾端不远处。此时通条前端在上,右手虎口向上握住尾端在下。

  30. 放回通条!
    将通条放回枪管下的空间。

  31. 举枪!
    左手将枪取起举高直立,叉架仍挂在左手手腕。

  32. 取叉架!
    左手将枪交右手,仍保持垂直,左手握住叉架。

  33. 肩枪!
    右手将枪置于左肩,左手持叉架与火绳。

  34. 叉架靠枪前进!

  35. 枪下肩!

  36. 将枪放在叉架上!

  37. 将枪稳住在叉架上!

  38. 将枪平衡在叉架上!
    只靠左手平衡,右手空出。

  39. 火绳交到右手!

  40. 吹火绳!

  41. 装火绳!

  42. 试火绳!

  43. 关上药锅盖,预备!

单看从这些步骤就可以知道,发射火绳枪是非常繁复的程序。在发射一发子弹后,需要 21 个步骤才能重新装填完毕;而且有许多步骤都要靠左手单手来握持并平衡总重量近 9 公斤的火枪、火绳、和叉架。不但如此,在手册上还严格要求火枪不能落地,除了装火药那一动外,其它各动时枪托都不许接触地面,连用通条将药弹舂入枪膛时也一样,更增加了难度。

 

左图的火枪兵正在将残渣从药锅中吹走,右手握着的是引药罐,身上弹带挂的是火药罐,腰间右侧的小布袋装的是弹丸。

左图的火枪兵正在执行前面手册上第 29 动的动作,准备将通条放回枪管下方的空洞;他腰间挂的弹丸袋下方的小罐正是引药罐,和一般皮制火药罐明显不同。这两图都来自上面手册公元 1608 年的英文版。

 

另外,发射时的后座力也不小,所以手册中才要求火枪必须顶住胸部(胸甲);如果顶住肩窝或手臂的话,很容易就会被后座力弄得脱臼。在当时对于弹道学的了解并不够,不过以这类火枪的特性以及接战的距离,手册中要求瞄准敌军的胸部甚或脚下,弹丸才不会过高地从敌军头上飞过。

把这些因素整个来考虑,身穿甲冑、肩荷重枪、单手表演平衡特技、加上繁复的装填程序,所以火绳枪的发射速率非常缓慢;一般在训练时每分钟能达到两发已经算不错,在实战时更很容易地低到每分一发。

 

 

5.火绳枪的冲击与发展

 

 

 

 

 

 

除了重新装填很慢外,火绳枪最大的安全问题就在于那两个晃晃荡荡的火绳头。由于火枪兵身上到处是火药袋,这两个绳头总是让人提心吊胆;英国著名的约翰史密斯船长就曾经发生意外,引燃了身上的一个火药袋,造成严重烧伤。所以在前面的装填程序中都要小心地将火绳取下并持稳在左手指间。

火绳的缺点是:

1.不耐天候,风吹雨打容易熄灭。

2.不安全。

3.仍然需要最初引燃的动作(通常用火堆,或者行列中携带的特殊火种罐)。

4.风向不对时,烟味会暴露位置(黑泽明电影「七武士」中三船敏郎就是循此找到土匪的火枪兵位置)。

5.夜间时火头很容易暴露位置。

6.需要时时调整长度(火绳燃烧速度每小时约 30 公分)。

虽然有这些缺点,由于火绳枪机件简单、容易制造,在很多地区仍然一直沿用到公元 1700 年前后才被燧石枪取代。

基本上,火绳枪和前一章的手炮一样,仍然是非常原始的武器,虽然发射时有心里震摄的效果,整体杀伤力还是不如弓箭。但是同样地经济因素仍然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火绳枪的生产成本较低,训练所需时间较弓箭手短,容易大量运用。

火枪兵与重骑兵(Cuirassier)互以火绳枪交火,公元 1616 年写成的 Kriegskunst zu PferdtThe Art of Mounted Warfare)中的插画。

由于火绳枪手可以被大量地训练与配置,他们对于中古时期阶级森严的封建社会形成一种挑战。随便一个农夫经过几周的训练后就可上阵,而他们的火力虽不及弓箭手,却也还是对原来占有战场优势的骑士构成相当威胁,因此各封建领主再也不能把他们当成毫无价值的「民军」(levies)来看待。由于他们在战场上地位的提升,相对地也降低了骑士的地位。

各国的骑士对骑士制度的没落虽无奈却无法可施,最多只能做到一些个人快意的报复行为。16 世纪初叶法国著名的英雄骑士 Chevalier de Bayard (1475-1524 AD) 对俘虏的火枪兵总是杀无赦,但是他自己最后还是丧命在火绳枪之下。15 世纪的意大利霸主米兰公爵 Gian Paolo Vitelli -1499AD)总是把投降火枪兵的两眼弄瞎并砍断双手。

 

6.日本与火绳枪

 

 

 

 

 

 

描绘公元1575 年长莜之战的屏风画。织田家的火枪队正严阵以待。

公元1543 年葡萄牙人克里斯多福摩达(Christopher de Moda)将火绳枪引进日本。当时日本是在战国时代,各地大名诸侯无不尽量增强武备,火绳枪很快地也被大量仿造。公元 1557 年时织田信长就订购了 500 支,武田信玄也预言火枪会是战争中决定的因素之一。

火绳枪在日本的颠峰应该是公元 1575 年的长莜之战,织田信长的部队中共有 12,000 支火绳枪,他将其中 3,000 名精选的火绳枪兵集中起来,分成三排列阵在木栅之后,这三排轮流开枪,击败了武田家麾下战无不胜的精锐骑兵;就此完成织田信长的霸业。

公元 1584 年的长久手之战,德川家的火枪手立下首功。

 

织田信长死后,丰臣秀吉和德川家康争夺天下,在公元 1584 年的长久手之战中,德川家的火绳枪兵先掀开序幕,一枪打死了丰臣方面的勇将森长可,造成丰臣部队以溃败收场,连丰臣一方的统帅池田恒兴都战死。此战奠定了德川家康与丰臣政权分庭抗礼的地位,使他能在丰臣秀吉死后出来夺取天下。

日本教授射击技术的「枪经」手卷,写于公元 1612 年。

 

但是在此之后,日本的火枪发展就此停滞,后来欧洲发明的轮机枪和燧发枪等虽然被带进日本,却没有被接受,最主要的原因是政治和社会因素。在政治方面,随着德川幕府的成形,开始对各大名进行严格的军备管制,火枪当然是列在榜首;而且德川幕府对外国人的看法也是十分保守封闭,从公元 1590 年到1610年间逐步限制外国人在日本的居地与行动。到了公元 1610 年代中叶,锁国政策正式成形,除了少数跟中国的贸易外,禁绝外国船舶来往。在社会方面,火枪打破阶级差异的冲击在日本社会要比在欧洲更大,当农夫出身的火枪手可以轻易地击杀受过多年武术专训的武士时,维系日本社会的阶级制度岌岌可危,这当然也是讲求秩序与上下尊卑的幕府所不能忍受的。于是,幕府方面也进行一连串的措施,将枪枝的制造与贩卖列入严格管制,基本上只有幕府本身可以拥有枪枝。如此经过 250 年没有战争的岁月后,到了「黑船来航」事件,日本被迫改变锁国政策之时,基本上仍然停留在火绳枪的时代,而且只有幕府才能拥有火器。

在这里顺便提一下。当火绳枪的技术从欧洲的商人那里传到日本去之后,日本人可说是把火绳枪(“铁炮”)给玩绝了。包括众所皆知的三段击在内,火枪的战术及枪械技术在战国时代的要求下,短期内就有了很大的提高。及至关原会战(1600年)那时,甚至出现了长2.5米,重量超过40公斤、由两个人抬着的大型火绳枪。无数以战国为背景的动漫中从来就没有缺少过火绳枪;《花之庆次》里中国的、日本的、西洋的火枪都有出现。恶魔城月下夜想曲里还有3人一组的骷髅火绳枪兵,3个骷髅,3把火绳枪,玩三段射;不过因为本文着重介绍欧洲的火枪,而且已经有许多专门论述铁炮的优秀文章存在,所以就不多说什么了。日本的铁炮和欧洲的同类相比,制作更为精良,但就运用的本质而言并没有变化。真正的区别,要等到16世纪后半,燧发枪发明之后了。

 

 

第四章 簧轮枪

 

1.簧轮枪的发展

 

 

 

检视一下火绳枪的结构,它有枪管、枪身(和枪托)、扳机、以及击发的机械结构,基本上已经可以算是日后枪枝的原型了。但由于火绳的限制,在使用时有诸多不便,特别是在天候不佳,或者需要长期待命时,要维持火头不熄实在不是容易的事。更何况,枪手身上到处都是装有火药的小包包,两个晃晃荡荡的火头怎么样都让人时时捏一把冷汗。

所以,到了 1516 世纪之交时,有人发明了用机械力量打火的装置,很快地就被拿来装在枪上做为击发装置之用。这种打火装置的原理跟今日的打火机类似,有一个铁制的转轮,使用弹簧驱动旋转,让有粗糙纹路的轮面跟一片黄铁矿石摩擦而产生火花。

达文西的簧轮枪机装置,左方是簧轮式枪机的剖面图,右方是当年用弹簧驱动的打火机。

上发条时打火机以反时钟方向转动,上完发条左边臂杆卡住转轮。

左边臂杆释放时,转轮以顺时钟方向转动,轮面摩擦右边臂杆上的黄铁矿石产生火花。

 

簧轮枪到底是谁发明的?这就跟许多历史上的发明一样,各家说法莫衷一是,无法确定发明者及其年代。

过去一般认为打火机的图绘最早出现在公元 1505 年德国纽伦堡地区一名贵族 Martin Loffelholz 拥有的手卷之中,另外有人认为打火机装置也有可能是出自文艺复兴大师李奥纳多达文西(Leonard da Vinci)之手,在他的手卷 Codex Atlanticus 中也有类似机械的图绘。不过由于该页的时间无法确定(绘成时间可能在 1500 - 1519 年之间),所以两者虽然类似,却无法能够肯定地将之归功于达文西,因为达文西的图绘也可能是在看到别人的发明后记录下来的。除了达文西以外,有的纪录将簧轮枪的发明年份设在公元1517年,源自纽伦堡的枪匠 Johann Kiefuss

不过比这稍早一些,在德雷斯登地区也曾出现过一种称为Monchbuchse(僧侣之枪)的手炮,击发机构是一片边缘呈齿状可滑动的铁片,用手拉动摩擦一块固定的燧石以产生火花。这应该算是手炮(hand cannone)的改良而已,因为它连火绳枪机的弹簧都付之阙如,更没有扳机的装置。

 

16世纪初的「僧侣之枪」(MonchbuchseMonk's Gun

近年来学者对最新发现的达文西手卷更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达文西在公元1490年左右或更早就已经对簧轮枪中使用的一些零件有所发明。簧轮枪的零件中许多结构非常类似他在该时期发明的一种门锁;簧轮枪连接主弹簧与转轮轴的炼条和他设计的脚踏车传动炼条也非常相似;早期簧轮枪使用有切痕的转轮更跟他当时创发的一种切削机如出一辙。把这些都合并起来看,簧轮枪真的很有可能是达文西的创意,他把自己研究发明过的东西整合起来,变成一个全新的发明。所以,簧轮枪可能早在1490年代初期就已经被他所发明了。

另外一项新的证据是近来有学者发现在北意大利一个城邦 Friuli 在公元1511年或更早几年就曾经使用过簧轮枪,这比德国公元1517年的说法还早;而更巧合的是,达文西在公元1500年前后曾经在Friuli 测绘城堡的结构。

如果从枪机演变的历史来看,簧轮枪机结构复杂与进步的程度甚至要远超过后来的燧石枪机,各个机件之间的巧妙互动,是很难从之前相对简单粗糙的火绳枪机演化出来的。甚至可以说,它的机械原理的成熟度甚至要远超过一、两世纪后的设计。如此看来,要把簧轮枪机的发明归功于有无数划时代发明的达文西似乎也相当合理。

 

两支日耳曼制的簧轮手枪。上面手枪的簧轮机构和法国簧轮枪类似,制于公元 1593 年。

下面手枪制于公元 1579 年,枪机是日耳曼式设计。

现存最早的簧轮枪实物是一把在公元 1521 年至1526 年间替菲迪南大公(后来的菲迪南一世)制造的十字弓与簧轮枪复合的武器,现存于慕尼黑的Bayerisches 国家博物馆。另一把替西班牙国王查理五世制造的簧轮枪,枪上有公元 1530 年的标记,现存马德里东宫武器库(Real Armeria of Palacio del Oriente)。

公元1630年代法国制簧轮枪,做工精细、装饰极为华丽。

枪托及枪身以高级黑檀木制成,枪管外镶以金箔再细细雕花,簧轮机件面板以银制成,浮嵌金片,雕了许多小动物、小天使,连燧石夹上都雕刻了细致的花纹。

16世纪中期之后,各种不同类型的簧轮枪开始在欧洲各国出现,基本机械原理还是一样。不过簧轮枪的机件结构较复杂,相较于一般火绳枪枪机约7个零件,簧轮枪枪机零件多在20个以上,而且这些零件所需的精密程度要求较高。就原理来说,簧轮枪的弹簧原理其实跟钟表的发条非常类似,所以许多簧轮枪的枪匠都是由钟表匠兼差。也由于需要高超的技术,相对地价格也就比较贵,所以簧轮枪并不能普及于一般大众,多半流行于贵族及上层社会之间,或者为特殊军种如骑兵之属所用。簧轮枪与火绳枪就此并存直到17世纪燧石枪开始流行为止,然后逐渐没落。记载中最晚的簧轮枪是公元 1829 年由法国枪匠Le Page 制造的一对簧轮手枪。

16世纪末叶日耳曼制造的4支同型簧轮手枪,不同处仅在于尺寸。其中最小一支长仅87.5px

法国表匠兼枪匠皮尔柏吉尔在公元 1634 年献给法王路易十三的簧轮枪,击发机构密闭,可在水下发射!

 

日耳曼制的双管(over and under)簧轮枪,有两个枪管和两个簧轮,但只有一个扳机。制于公元 1596 年。

由于簧轮枪不是普罗大众的武器,枪匠自然极其花巧之能事,利用各种贵重的材质雕出精美华丽的纹彩,以配合使用者的身份。镶嵌金银象牙之外,更造出各种具体而微的超小型枪枝,或是特殊用途的枪枝,除了提供收藏之用,同时也用来宣传枪匠自己的精巧手艺。

 

 

2.簧轮枪的结构

 

 

 

簧轮枪最重要的地方在于枪机方面,枪管和枪托部分跟火绳枪没有什么差别,不过也朝向轻量化、便于携带发展。

 

簧轮枪机件侧视图(枪口朝左)

簧轮枪机件上视图(枪口朝左)

 

簧轮枪机的结构如上图,其各部分名称如下:

1.枪机面板(lock-plate

2.燧石夹(cock

3.燧石夹簧片(cock spring

4.药锅(pan

5.药锅盖(pan cover

6.锅盖簧片(pan coverspring

7.锅盖杠杆(pan coverlever

8.锅盖定位簧片(pan coverretainer

9.磨轮(wheel

10.磨轮制动孔(shear-enaginghole

11.磨轮转轴(wheel spindle

12.磨轮盖(wheel cover

13.传动炼(articulatedchain

14.主弹簧片(main spring

15.磨轮钩杆(sear

16.钩杆簧片(sear spring

17.辅助钩杆(secondary sear

18.扳机(trigger

 

簧轮枪机件侧视图(枪口朝左)。虚线部分是当簧轮上紧待发时,燧石夹、链条、以及主弹簧的位置。

 

簧轮枪机的运作原理如下:

将转柄(见下图)套上磨轮主轴(11),向反时钟方向(依上图角度看去是顺时钟方向)转动,直到磨轮钩杆(15)前端扣住转轮制动孔(10)。传动炼(13)在这同时绞缠在磨轮主轴(11)上,将主弹簧(14)的长臂往上拉紧。这时磨轮钩杆(15)另一端被辅助钩杆(17)扣住,由钩杆簧片(16)保持两者在定位。

当扳机(18)扣下时,拉动辅助钩杆(17)向后,影响到钩杆簧片(16),松开磨轮钩杆(15),磨轮钩杆前端从磨轮制动孔(10)移开,压缩的主弹簧(14)回复的拉力拉动传动炼(13),带动磨轮(9)旋转。这时如果燧石夹(3)位于扳下的位置,燧石应该会在磨轮露出的缺口处跟磨轮接触,磨轮上的粗纹会跟燧石摩擦产生火花,火花落入药锅内(4)引燃引药,进而点燃枪膛内的火药,将子弹射出。

簧轮枪转柄(spanner, or called "key"),功能基本上跟老式壁钟用来上发条的转柄没有什么不同。
上面转柄年代在公元1650年左右,注意左方的方形洞孔,这正是插入磨轮主轴的地方。

下面转柄有双重功能,左边是转柄,右边是有个弹簧盖子的小引药罐。

 

簧轮枪机件的从下方的仰视图(枪口朝左方),可看见磨轮上粗糙的条纹,以及延伸而出的方形磨轮转轴。

 

簧轮枪机件俯瞰图,枪口朝左。可见到夹着的暗红色燧石,以及靠着磨轮转轴露出的粗糙轮面。

 

 

3.簧轮枪的影响

 

 

 

 

全金属枪身的簧轮随身小手枪,制于16 世纪末叶。

持着簧轮手枪的日耳曼骑兵,见公元 1601 年出版的一本书中。

 

簧轮装置的发明大大改善了火绳枪携带及使用不便的问题,让枪械可以随身携带并实时使用;相应地也出现了各种保险装置,增加簧轮枪携带时的安全性,由此产生了最早的 cocked and locked,也让枪械成为真正的随身自卫武器。

不过也由于簧轮枪便于携带与隐藏,相对地也被使用在许多暗杀跟谋杀案之中。更有甚者,簧轮装置被用在诡雷设计之中,例如像一张外表华丽的椅子,人坐上去后,重量引动一个簧轮发火装置,椅下的大量火药会把这个不幸家伙的屁股炸成千万个碎片。

由于这个原因,许多地方将簧轮手枪列入黑名单,禁止在公众场合携带与使用。

16 世纪流行的西班牙大方阵(tercio),中间为长矛手,四角为火枪兵,阵容庞大。

 

在军事上,这是一个可以随时使用的装置,比起火头乱晃的火绳枪有绝大的优势。但是簧轮枪的机件复杂,只有技巧精良的枪匠有能力制造,成本也昂贵,所以没有军队可以普遍配备;通常只能装备到当时所谓的精锐兵种──骑兵。

16世纪时,骑兵其实是个逐渐没落的兵种,虽然当时的军队并不承认,但重装骑兵以长枪冲锋的战术早已被牢不可撼的步兵方阵所解消,骑兵对如林的长矛实在是无计可施。这时,簧轮枪械的出现让骑兵重新找到了一个反制步兵方阵的机会,得以苟延残喘。

(注:这里所说的方阵跟古希腊重步兵方阵不太一样,跟 1819世纪时中空的步兵方阵更不同,反而比较接近马其顿方阵。这是由瑞士人重新发现用以对付骑兵和横列步兵两用皆宜的复古战术,后来由西班牙人发挥到极致,是近代火枪主宰战场前的主要战斗方式。)

 

日耳曼制骑兵用簧轮胸枪( petronel),握把后方扁平,用于抵住胸部(或胸甲)发射。制于公元 1560 年。

 

当时的骑兵依装备主要分为:

1.长枪骑兵lancer):全副盔甲,骑重马(charger),持长枪,用结阵冲锋的冲击力进行攻击,这是中古世纪骑士的残余传统。

2.重骑兵(cuirassiers):全副盔甲,骑重马,主要武器是马刀。

3.骑枪兵(carabiniers):通常只带头盔和胸甲保护前胸后背,骑的马也是较轻较快的健马,主要武器是骑枪(carbine),是比一般火绳枪较轻短的簧轮枪,较适合在马上使用。

这三种骑兵除了主要武器外,通常还配发两支簧轮手枪,在作战前都会先上好膛,转紧簧轮备用。

另外还有一种兵种称为龙骑兵(dragoon),他们通常不在马背上作战,马匹只是他们机动的工具,到了战场他们会下马结阵,当作步兵使用,所以不妨称为「骑马步兵」。他们的武器也比较接近步兵武器,使用的枪也以火绳枪为主,虽然有的也使用簧轮枪,不为常例。

 

公元1611年丹麦军用簧轮来复枪,连在转轮轴上的金属杆显然是为了改善磨轮转柄容易遗失的问题。

持簧轮手枪与马枪的日耳曼骑兵和使用火绳枪的步兵交火,公元 1636 年。

 

这些骑兵不再采用重甲冲锋的战术,而改用车轮战方式。骑兵部队分成多波,用快步(trot)而非冲刺(gallop)骑到敌方步兵方阵前 30-40 公尺处,用骑枪或手枪发射一阵,接着从一侧快速驰离敌阵,到己方阵势后方重新装填,然后再重复相同的攻击过程。由于方阵运动不便,很难快速变阵攻击这些保持距离的骑兵;而如果方阵里的步兵不维持阵势,兴奋过头冲出来追赶他们,下一波的骑兵就很可能有机可乘,改快步为冲刺,舍火枪不用而用长枪与马刀,冲乱大方阵后就可以对这些步兵任意宰割了。

如果步兵不上当,仍然维持方阵,那么就要比火力、比勇气,看看哪一方撑不下去。虽然骑兵使用的簧轮骑枪或簧轮手枪威力不如步兵的火绳枪,但是它们使用方便,容易瞄准,更何况骑兵是打一个庞大不动的目标,随便打也随便中;而步兵方阵中唯一能跟骑兵交战的火绳枪手不但不易操作(看看那个挤得密密麻麻的阵势,有多少空间可以让他们自由装弹而不会跟左邻右舍的胳臂或枪枝打架?),而且他们要射击的是一个稀疏而不停活动中的目标。所以基本上两边谁都占不了便宜,要看谁能撑得久──谁胆气壮谁就赢!

 

 

第五章 燧发枪

 

1.概论

 

 

燧发枪(Flintlock)的名字来自它的燧发式枪机(法语fusil,火镰),这种枪机是从燧石点火式转轮发火枪简化而来的,它的机械结构非常类似于后期的火绳枪,但是燧发的火镰同时又是火门的盖,还采用了更强力的击锤簧保证提供足够的撞击力度;因此它的扳机力和扳动击锤都要比火绳枪来得费力,精度也略低。但是相对于“背上一法里长的火绳打一天仗”的火绳枪,仅仅需要几小块打磨好的燧石片的燧发枪的优点是不言而喻的。和火绳枪相比,燧发枪最大的优点,不仅不用担心夜晚有燃烧火绳的光和火绳独特的气味暴露目标,而且射速更快、口径更小、枪身更短、重量更轻、后坐力更小、射程更高。

燧石发火装置是第一个性能可靠、价格相对低廉的枪械点火系统,并且在殖民地时期的美国广泛流行。它首
先出现于16世纪中叶,但直到17世纪,在英国军队将燧石发火系统应用于Brown Bess前膛燧发火枪之后才传播开来。Brown 
Bess前膛燧发火枪之所以如此出名,是因为它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的广泛使用。燧发枪机在19世纪中叶之前一直都广受欢迎,之后才被撞击式雷帽枪机所取代。到了美国内战时期,几乎所有制式枪械都采用了撞击式雷帽枪机。这意味着,燧发枪机作为一项技术持续沿用了大约300年的时间。

燧发枪的广泛应用,大大加速了自15世纪开始的火器淘汰冷兵器的过程。16世纪,旧式的步兵方阵逐渐让位给更能有效发挥火力的线式队形,为了让更多的枪在一个正面上开火,整个步兵阵列的纵深被压缩到了只有几个人。此外,火绳枪为了要给火绳留出距离,并排的两名士兵不可能挨得很近(至少1米),但燧发枪兵却可以紧密地排列着,然后在横向上很长很长地延展开来……冷兵器以来的战争样式彻底改观了。战场上的火线从此更加密集,而且燧发枪的快速装填速度也使得燧发枪兵队列得以保持很小的纵深,只有3-4列而已;按照古斯塔夫的做法,瑞典火枪兵被要求进行“雷霆般的齐射”,也就是追求单次射击的震撼力和威力;而欧洲军队像织田军在长篠所用的三段击一样打出连绵不断的弹雨,最早的记录是英国内战时,1746年的克洛登(Culloden)会战,比长篠晚了约170年。18世纪中叶在菲特列大帝操练下的普鲁士军队能够用燧发枪达到每分钟5发的射速,被认为是(事实上也是)相当了不起的,但那更多地是建立在普鲁士式的非人操练的基础上。诸位在军训时晒着太阳,辛苦万分地走的队列,最早就能追述到那时候,但是对18世纪的火枪兵来说这种机械式的操典是必要的

而燧发枪都是前膛火枪,且多为滑膛式;它们的口径在16-22毫米之间,重4-6公斤,枪长1200-1600毫米左右(龙骑兵用的要比步兵用的短一些)。滑膛的燧发枪射程能达到140-200米,而线膛的为280-800米,射速分别为1-1.5分钟1发和……5分钟1发。因为滑膛枪弹丸的直径一向是比枪管口径小一些的,而线膛枪的弹丸非得和枪管严丝合缝不可,有些使用线膛枪的士兵甚至必须用锤子敲通条,把子弹敲进去;线膛枪虽然在射程、精度和威力上有着滑膛枪无法比拟的优势,但长久以来未曾普及,这是最重要的原因。

 

燧发枪以及燧发枪机本身都是非常令人着迷的装置。它们如此引人关注的原因至少有四个:

•当时,燧发枪的出现仅次于摆钟,可能是最先进的技术装置,几乎人人拥有。 
•在历史上,燧发枪的重要性令人难以置信。殖民地时期的美国正是依靠它来获取食物、保卫家园和参加战争。 
•燧发枪机本身从机械方面来看着实让人惊叹不已。 
•燧发枪机奠定了所有现代枪械的基础。如果您想了解现代枪械的工作原理,那么可以通过了解燧发枪机获得最好的视角。燧发枪可能是最简单可靠的枪械,而且它还能大体上告诉您许多枪械背后的技术原理。

 

 

2.燧发枪的结构

 

最初的枪炮基本上是手炮——使用者将火药和炮弹装入小金属管,然后从外面点燃。大约在1400年,手炮就已经相当普遍了,那时甚至有人在使用四管手炮。使用者可以分别装载每个小炮管,并按照需要逐一点燃。

但是手炮需要进行两项技术改进,才能使其成为有用的工具:

•首先,需要改进造型以适合于射击者操控——早期的手炮基本上是一个由射击者握在手中的直杆状装置。 
•其次,必须找到能够迅速点燃火药的好方法。如果能够通过触动按钮(扳机)开火岂不是更妙?想来早期枪炮第一次采用按钮操作的装置时一定非常有趣。

机是枪械的点火装置,并且在燧发枪机出现之前就已经有了几种枪机。例如,火绳枪机只是一条燃烧缓慢的导火索,要提前将其点燃,然后导火索会逐渐燃烧到预定位置将火药点燃。将燃烧缓慢的导火索连接到一个可用手指移动的杠杆上,将其旋转到特定位置——这就是最初的扳机。显然,火绳枪机存在着几个问题:

•必须提前点燃导火索。 
•如果在点燃导火索后长时间不开火,导火索会烧尽。 
•燃烧会发出光,因此在夜间容易被人发现。 
•雨天容易被雨水浇灭。

尽管存在这些问题,火绳枪机还是被广泛使用了200多年,因为它们比起直接用手点燃火药来说是更好的选择,而且造价低廉。

上需要的是一种能够在枪管中点燃火药的方法,而且这种方法要及时、可靠,并且能够基本不受天气的影响。另外,它的价格要相对低廉,且易于制造。而燧发枪机正是能解决所有这些问题的技术奇迹! 《韦氏词典》在介绍枪械的部分是这样描述枪机的:“用于使枪炮的装料或弹药筒爆发的方法。”

燧发枪机是一种最古老的枪机技术。与摆钟机制一样,燧发枪机机制也是一项令人惊异的创新。这种装置同时解决了如此之多的问题,而且它只采用当时已有的相当原始的工具和技术就达到了这一目的。燧发枪机确实是一项杰出的成就。

发枪机的基本目标非常简单:产生能够点燃枪管中所存储火药的火花。为了产生这种火花,燧发枪机采用了“燧石加钢铁”的方法。燧石加钢铁背后的理论非常简单易懂。燧石是一种坚硬无比的石头。如果用燧石撞击铁或钢,燧石就会激起微小的铁粒。而这个过程中产生的撞击力和摩擦力实际上能将铁粒点燃,接着它会迅速燃烧,并生成Fe3O4。你所看到的火花就是正在燃烧的铁粒!如果这些火花靠近火药,就能把火药点燃。

因此,燧发枪机需要具备下列条件: 
•一块燧石 
•一块钢铁 
•火花接触火药的位置

燧石需要高速运动,撞击钢铁迸发出火花,然后火花落入火药中将其点燃。您可以从下图中了解这四部分的发生机制。

燧发枪机包括以下主要部分: 
•击铁:固定和加速燧石 
•主弹簧:为击铁提供动力 
•扣簧:它是燧石撞击的钢铁条 
•火药池:其中放置少量火药,等待接收火花

可以在图中看到标明的这些部件

这四个部件是燧发枪机完成其目标所需的全部基本部件,但所有燧发枪机还要解决装载火药池、防止火药池经受风吹雨淋以及触发击铁等问题,因此还包括下列三个附件:

•机心:保持和释放主弹簧的动力,并将动力传输给击铁 
•阻铁和阻铁簧:当有人扣动扳机时,啮合机心,然后将其释放 
•扣簧片:固定连接到火药池上扣簧的盖子,使得燧发枪机能够经受风雨

主弹簧压迫机心,从而能聚集强大的力量去转动击铁。当人扣动扳机在主弹簧上聚集强大的力量时,阻铁会与机心啮合。扣动扳机后,它会向前推动阻铁,一直到能释放机心的位置,并使得击铁推动燧石向前冲击。

三个部件的示意图

燧发枪装填步骤

 

各国滑膛枪的原理构造都没有太大差别。1740年英国推出的标准步枪(Land Pattern Musket),身管长46英寸(117cm),口径0.75英寸(19mm)。七年战争之后,身管缩短到42英寸(107cm),口径不变。与法国的战争爆发后,英国由于缺少稳定的原料供应来源,转而责承东印度公司制造了大量的“印度款”步枪(IndiaPattern)。到1797年,这种39英寸(99cm)身管的滑膛枪已经成为英军的制式装备。巨大的产量不仅满足了英军的需要,更装备到反法同盟各国。1802年,英国军火部门又推出了新款步枪,但是只有少量装备部队。尽管准确性不佳,英国滑膛枪系仍然大受部队的欢迎,被士兵们称作“褐贝丝”(Brown Bess)。

法军主要装备的“1777款”滑膛枪身管长44英寸(112cm),口径0.69英寸(17.5mm)。全枪长59.5英寸(151cm),比英国枪略轻
(重约10磅=4.54kg)。强化了扳机,采用黄铜材质的击发槽(priming pan),枪管用扣环固定以便于更换。法国**期间,对1777款滑膛枪只进行了轻微的改动(成为“九年款”Year IX Model)。除了步兵型,此款滑膛枪还有多种变型,用来装备骑兵。这些变型在长度和装饰上区别于步兵型,但是口径和击发部分均保持不变。

其他参战国的滑膛枪包括:普鲁士1782款, Nothardt滑膛枪(1805),普鲁士新款(1809),但是实际上1806年普鲁士战败后,基本上依靠英国援助和缴获过日子。奥军使用的1770款在1798年对击发装置作了些许改进。俄国滑膛枪装备较为混乱,先后装备了不下12种滑膛枪。其中当数图拉兵工厂的1810款性能最好。

法国1777款燧发枪

英国布朗贝斯燧发枪

博物馆里的英国布朗贝斯燧发枪

 

 

3.刺刀

 

 

拿破仑时期,滑膛枪的刺刀是一根长15到18英寸(38~45厘米)的三角铁,三面全部开刃。上刺刀时,将刀柄套在枪口上,拧紧螺丝加以固定。下面两图为法军刺刀(长约406毫米)的安装。

 

大革命时期,法国军队十分强调刺刀的运用。卡尔诺(Carnot督政府的一员)在1794年2月签署命令:“法军士兵必须随时准备运用刺刀”。拿破仑也同样重视这种冷兵器。法军上尉Blaze回忆到:“皇帝陛下似乎对刺刀杀人的方式情有独钟”。当时的军事理论更是认为:

“只有第一次的齐射是有效的,后面的战斗要靠刺刀和剑来完成”。(Gay de 
Vernon)正因为如此,奥军和普军也同样强调刺刀的重要性,即使公认的改革派——查理大公也认为刺刀是最好的近战武器。

至于更为冷兵器化的俄军,派到俄国考察的英国将军Wilson在1810年的报告中写道:“刺刀简直就是为俄国人设计的武器……他们更善于密集纵队的刺刀冲锋”。

然而,实战中刺刀见红的搏杀并不常见。在奥斯特利茨,俄国近卫军进行了一次典型俄国式的300码刺刀冲锋,可是在突破了法军第一道防线后便被后续的法军火力击退了。拿破仑‘大军团’的医官(Surgeon General)Larrey曾经对法军的伤亡进行过一些统计,结果发现:相比119例枪伤,一次战斗中刺刀造成的伤亡只有5例。因此,他认为刺刀的心理作用要远大于实际效果。同样,惠灵顿的一个高级医官Guthrie也认为:刺刀冲锋很难达到预期的手脚相搏(hand to hand and footto foot)的结果。不是冲锋的一方被火力击退;就是防守的一方受不了心理压力落荒而逃。医生们的观点,被前线的指挥官进一步证实。约米尼声称:我从未在通常的战斗中见过刺刀肉搏(I never saw such a thing on a regular field of battle)。

尽管不常见,某些情况下刺刀肉搏还是必须的,比如攻入堡垒后的战斗,再比如雨天弹药无法击发的情况。在卡地兹(KATZBACH)的瓢泼大雨中,普军用刺刀和枪托与法军进行了激烈的肉搏并使法军遭受了很大的伤亡。

正像前面讨论过得那样,对抗骑兵的冲击是刺刀的另一个主要功能。从这点上看,面对随时可能的骑兵攻击,刺刀是必不可少的。法国**初期,为了弥补火枪刺刀的不足,长矛这种过时已久的武器,作为刺刀的代用品,曾被重新使用过。1792年早些时候,法国的几个城市相继生产了为数不少的,10到15英尺长(3~4.5米)的长矛。1792年8月,立法会(Legislative Assembly)命令:在法军中分发使用长矛。从这时起到1793年夏天,许多新征召的部队都是带着这种简陋的武器开赴前线的。当时,北方军团的Custine将军曾经对下属说:全法国缺枪的部队不只我们一个,我们只有用这些长矛来弥补滑膛枪的不足才行。尽管在近战中的效果不错,也不能改变其没有火力的弱点。随着步枪产量的提高,长矛也就渐渐从法军的武器库中消失了。

步兵反骑兵空心阵

下图滑铁卢战役中英军:

在埃及的法国大空心阵

 

法国近卫军空心阵

 

顶一下
(12)
100%
踩一下
(0)
0%
0

论功行赏

取消

您的支持是我们创造的最强动力

扫码支持
论功行赏,值多少就给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发表评论
这一刻,我们都是中国人,请不要地域攻击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